
近日,一批来自泰国的新鲜龙眼仅用不到3天的时间,就跨越国界、穿过山海,经中老铁路冷链班列直达怀化国际陆港货场。随着跨境铁路通道日益畅通和冷链运输体系不断完善,这些“小水果”正以更快速度、更高品质走向中国消费者的餐桌。越来越多的地区依托铁路打造国际物流通道,让“小水果”承载起“大市场”,推动开放格局持续向外拓展。

中老铁路上的冷链班列
铁路,成为“果香”流通的关键力量。过去,东南亚水果进入国内主要依赖海运和公路长途运输,时间长、环节多、温控不稳,鲜度和市场竞争力呈现较弱的态势。如今,依托中老铁路、中越铁路及北部湾铁海联运通道,国内进一步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陆路冷链互联,打通了从产地到市场的快速直通链路,运输时间大幅压缩,损耗显著降低,“新鲜”真正变成优势,“小水果”也有了托起“大市场”的底气。
目前,东南亚水果从果园采摘到抵达怀化仅需3天,运抵昆明仅需27小时,部分班列甚至可实现“5天直达”国内主要消费城市,“热带鲜味”加速送上全国家庭的餐桌。进口“进得来”,本地特色农产品也“走得出去”。依托返程班列,麻阳冰糖橙、红心猕猴桃等加速出口东盟,形成双向互动、互利共赢的贸易循环。铁路通道正转化为经济通道,为加快建设“一带一路”注入强劲动能。
“小水果”带来的不仅是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,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对外开放的精彩实践。诸如湖南怀化国际陆港、成都国际铁路港等铁路货场,正以政策引领、设施升级、服务优化“三驾马车”协同推进,从传统“过境通道”加快迈向“区域集散中心”。通过优化通关机制,全面推广“铁路快通”“区港联动”“直装直提”等创新举措,冷链班列不仅跑得动,而且跑得更稳、跑得更快。
随着陆路冷链物流渠道加速互联互通,越来越多像怀化一样的内陆城市正在焕发出新的“鲜”活力,冷链班列的汽笛声,不仅能带来热带清新果香,也让本土商品有了更多“走出去”的机会。
(来源:中国网 作者:徐家鹤)
配先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